7月25日凌晨1点半炒股配资网站皆,重庆九龙坡区盘龙夜市霓虹渐暗,烤串摊主李师傅擦净最后一张桌子,目光习惯性扫过街角——那束随着脚步起伏的肩灯光芒,正匀速掠过他的摊位。“以前后半夜总提心吊胆,现在哪怕忙到凌晨,心里也踏实。”他笑着说,“这光,是警察的,也是‘义警’的。”
这束光,源自重庆市公安局九龙坡区分局九龙派出所、九龙园派出所今年6月创新组建的“九龙义警”志愿服务队。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“破题之笔”,九龙街道联合属地派出所,统筹派出所警力、社区网格员、物业保安、企事业单位员工及热心群众等多元力量,组建起志愿服务队,探索出“警力+民力”深度融合的平安建设新模式。
据悉,自运行以来,110全量警情同比下降17.1%,盗窃机动车警情下降66%,纠纷类警情下降近一成,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大幅攀升——这组数据的背后,是“义警”与“警力”同频共振的生动实践。
“义警不是‘临时工’,而是‘正规军’的延伸。”九龙派出所所长冯牧坦言,此前辖区治安防控存在凌晨巡逻力量薄弱的“时间盲区”和背街小巷覆盖不足的“空间短板”,单纯依靠派出所警力难以实现“全时全域守护”。为此,九龙街道的九龙派出所和九龙园派出所从“选、训、用”三个环节破解难题。
首先是“选”有标准,派出所优先吸纳熟悉社区环境并拥有巡逻防控经验的物业保安加入,确保“召之即来、来之能战”,目前首批63名义警中,物业保安占了大多数,均为“熟人熟地”的“平安种子”。接下来是“训”有体系:派出所定期组织“义警课堂”,由社区民警、特警教官开展队列训练、应急处置和法律知识的培训。“上周刚学了如何用防暴叉控制醉酒人员,实用得很!”金科物业保安卢老师翻出笔记本,上面密密麻麻记着消防通道、可疑人员、照明盲区等“夜间巡逻三必查”。“用”有分工则根据义警特长精准派岗——物业保安负责小区周边“熟人巡逻”,外卖骑手担任“流动观察员”收集沿街线索,商户义警则化身“反诈宣传员”在店铺内张贴警示海报。
一个多月来,每晚7点至次日凌晨3点,队员们换上统一的巡逻背心,亮起肩灯,拿好装备,跟随派出所的警务人员一起,穿行于巴国城、盘龙夜市、北大资源燕南美食街、马王龙泉社区等重点区域。针对夜市、棋牌室等重点部位,派出所制定“错时巡逻表”:晚7点至8点,义警与民警组成“反诈小分队”,用喇叭播放警示案例;晚8点半至次日凌晨3点,义警分组巡逻,实现辖区全覆盖。“以前我们保安自己巡逻,业主总觉得‘保安管保安’;现在跟着警察亮肩灯,业主群里都说‘看到警灯,睡觉都香’。”奥园物业经理罗凯指着巡逻记录本说道。
“义警联盟不是‘一阵风’,而是‘四季雨’。”九龙园派出所所长张斌说,接下来“九龙义警”将继续拓展队伍覆盖面,吸纳快递员、楼栋长等更多群体;同时实现对义警巡逻防控的科技赋能,让巡逻过程中刚发现的警情一键上报;此外建立“义警荣誉体系”,让参与感转化为持久动力。
夜色渐深炒股配资网站皆,夜市的肩灯仍在流动。“这灯照的是夜路,暖的是民心。”收拾好摊位的李师傅说,“有警察领着、义警跟着,咱老百姓的日子,只会越来越踏实。”(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国 通讯员 李卓)
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